2014年第3期

发布时间:2015-06-09文章来源: 浏览次数:责任编辑:

 

篇名 作者 页码  
1 我校在四川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节中喜获佳绩   2+129
2 羌语的调查研究 孙宏开;刘光坤; 5-12
3 汉水上游羌族宗教信仰的非典型性特征 邢海虹; 13-16
4 赵充国与羌人关系刍议 叶志强; 17-20
5 基于外部融资的供应链回购契约研究 杜文意; 21-25
6 建筑施工企业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雍承鑫;何远祯; 26-28
7 论监所检察环节错案纠正机制的完善 陈欢;余大伟; 29-32
8 习惯法与国家法互动关系研究 严雪梅; 33-35
9 从观念史观到唯物史观 张金伟;吴天德; 36-39
10 论波普在科学划界问题上对逻辑实证主义的误解 陈勇兵; 40-43
11 论改革开放初期西藏的统一战线 秦永生;徐万发; 44-48
12 卢元昌的杜甫研究 刘文刚; 49-52
13 论宋代人物角色象喻文学批评 潘殊闲; 53-57
14 论魏晋南北朝作家家族化 刘菊华;杨鑫; 58-60
15 从欧阳守道到刘辰翁——兼谈元初庐陵奇崛文风的形成 李超; 61-64
16 论十七年合作化小说边缘话语的规训身份 曹金合; 65-69
17 解构之后的迷茫——论新写实小说 张艳; 70-73
18 文革时期汉语十四行诗创作审美意蕴研究 袁甲; 74-78
19 莎士比亚笔下知识女性的觉醒——《威尼斯商人》中鲍西亚的形象分析 苗琴; 79-81
20 生态女性主义视阈下的《德伯家的苔丝》 徐苏; 82-84
21     隐藏在现实背后的“网”——狄德罗“美在关系”美学视域下的阎连科《炸裂志》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何睿;          85-88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22 民族双语教师元评价的涵义、内容及其机制构建 杜文军;李志鹏;曾思远; 89-92
23 素质教育中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协同教育探析 韩云洁; 93-95+111
24 大学英语自主学习材料的建设研究——以广西师范大学为例 邝增乾;周晓玲; 96-98
25 试论美术课对培养高职师范生艺术素质的作用 王世琴; 99-101
26 民族地区师范院校地理实验教学改革探析——以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为例 谢洪;廖光萍; 102-104
27 新课程改革对高师院校物理教学的启示 唐剑; 105-107
28 新形势下四川民族地区职业技术教育发展问题与策略 王小琴;邱小芳; 108-111
29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英语能力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赵金晶;何明烈; 112-115
30 藏汉双语学生《现代汉语》教材讲授的适用处理探究与实践 周云青; 116-118
31 民办幼儿教师心理资本开发策略研究 吴岚葭;张惠芳; 119-121
32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赵凯; 122-124
33 小学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 王燕; 125-128

 

关闭 打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