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1 |
语言,身份与存在——保罗·奥斯特的《纽约三部曲》三题 |
张虎; |
69-72 |
 |
22 |
略论文学作品的影视化改编 |
廖华; |
73-75 |
 |
23 |
论凌叔华小说的戏剧性因素 |
常丽娜; |
76-80 |
 |
24 |
屈原辞作的审美意识研究 |
周婷;祁国宏; |
81-83 |
 |
25 |
四川话提示话语标记的语用分析 |
肖敏; |
84-87 |
 |
26 |
“特色鲜明”的川西北民族地区高校美术教育发展模式探索——以阿坝师专美术专业为例 |
罗晓飞; |
88-90 |
 |
27 |
声乐教学法探析 |
唐禹; |
91-93 |
 |
28 |
中国风格花腔艺术性歌曲演唱教学研究 |
李岚岚; |
94-95+102 |
 |
29 |
内地就学藏族大学生学习影响因素及特点的研究——以西藏民族学院为例 |
王德芳;李波; |
96-99+122 |
 |
30 |
90后高师学生钢琴教改策略新探 |
袁文杰; |
100-102 |
 |
31 |
浅谈五年制高师《语文》的有效教学策略——以《荷塘月色》为例 |
卓玛; |
103-105 |
 |
32 |
论大学生孝德教育 |
李仁君;李东倜; |
106-108 |
 |
33 |
论大学生反思精神缺失的原因及其对策 |
李文靖; |
109-110+119 |
 |
34 |
高师英语学科教学论课程研究述评 |
郭帅;吴春秀;龚妍; |
111-113 |
 |
35 |
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中介作用研究 |
张静;赵燕; |
114-116 |
 |
36 |
英语专业批判性思维能力培养的问题与思考 |
索佳丽;李丽霞; |
117-119 |
 |
37 |
针对儿童心理特点 提高儿童智力水平 |
周中梁; |
120-122 |
 |
38 |
论情感教育在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运用 |
孙红杰; |
123-125 |
 |
39 |
浅谈四川平武白马寨乡小学教育问题 |
常虎强; |
126-128 |
 |